为进一步完善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监管执法活动的监督机制,促进看守所依法、文明管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就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实施法律监督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为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作出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由201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十二条几个问题的解释》已于1997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52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1月13日公布起施行。
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对2012年1月10日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共五十九条,对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为了健全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加强检察官办案廉政风险防控,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制定出台《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监督管理办法》。《办法》共25条,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对检察官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扎紧了依法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篱笆”。
为保证《刑法修正案(八)》的正确实施,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的执法活动,依照刑法及有关修正案、刑事诉讼法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规定,现就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
《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是为适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办案机关办理文物犯罪刑事案件的需要,规范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活动,保证涉案文物鉴定评估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于2018年6月20日印发并实施。
为维护公共安全,依法惩治破坏电力设备等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7年8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3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8月2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2013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第1567次会议通过的法案,自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
律师之家网站法规栏目相关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18317098033。